週四, 22 二月 2018 12:13

2018年祈願法會總說

2018年的祈願法會在3月14日(三)至3月19日(一)舉行,地點在雲林湖山分院。今年特地請到尊貴的第104任甘丹赤巴仁波切主法祈願法會,海內外弟子眾一心祈願速能成就迎請師父、上師及宗大師父子三尊之廣大福慧資糧。

發佈於 年度祈願法會
週三, 04 一月 2017 16:11

2016年祈願法會回顧

 

發佈於 年度祈願法會

福智接班人真如上師,度母法照祈願法會將至,真如老師為弟子們安立參加祈願法會正確之意樂:「來祈願法會的意樂是成佛,仁波切不遠萬里而來宣說佛陀功德,我們一定要以敬重心、歡喜心來聽。因為我們能全神貫注誦經的時間並不多,要非常珍惜啊!」

週六, 03 三月 2018 03:00

祈願法會殊勝意義

發佈於 師長開示
週五, 22 二月 2013 13:18

宗大師父子三尊

 

  宗大師的兩位上首弟子賈曹杰、克主杰,兩人完全領納大師教誡,紹繼大師衣缽,弘傳宗喀圓滿教法,其功德與大師無二無別,世人尊奉為「宗大師父子三尊」。

一切智者賈曹杰

  宗大師四十七歲那年的春天,大師配合經教詳盡地講完《現觀莊嚴論》後,吩咐作一次盛大供養。他人已將燈盞取完,大師的上首弟子達瑪仁勤(即賈曹杰)只好從供堂中拿來一個大銅盆,立一大燈炷,注入酥油作為供養。大師見了笑逐顏開,要眾人將其他燈油都倒入大盆,大眾遵師所囑,將油注入其中,油汁充滿,燈火更明,景像愈美。大師說:「這是一個很好的緣起啊!」

  因為就在此之前,大師對於以前所造的《金鬘論》有不同的見解,(《金鬘論》為大師所著的第一部論,三十二歲動筆,歷時兩年,於三十四歲完成,原名《現觀莊嚴論的廣釋》,簡稱為《嘉言金鬘論》),所以眾弟子請求大師撰寫一釋疏,由此因緣,大師便指示達瑪仁勤:「以後就由你來寫《金鬘論》的釋疏吧!」

  大師著《金鬘論》時,雖然對於所詮釋的義理並無錯謬,但是文句範圍,完全依從西藏前代諸師的主張,故無大師獨特見解。到了後期,大師於顯密經義,已經徹底領會在心,因此,不管是著作或講經,對於句義的關鍵、辯論時承許的界限、修習時所作的抉擇等等,都是經過消釋疑難後,做出的決定,與青年時期所造的金鬘論《金鬘論》,自然有些不同。因此,弟子眾才會請求大師再寫一部消釋疑難的《現觀莊嚴論釋疏》。

  當時,大師所傳授有關論義的部份,上首弟子達瑪仁勤詳作記錄,所以大師指示由他著作釋疏,實際上便是要將教法托付於他。而達瑪仁勤也把大師的托付牢記在心,繼後,寫作出足以顯示宗喀巴大師究竟意旨的《現觀莊嚴論解說心要莊嚴論》等卓越諸論著。

  桑桑勒仁巴.奇麥巴所著《宗喀巴傳金苗論》中說:

「法王仁達瓦亦說,達瑪仁欽最善辯。」

如前贊所說,賈曹杰善辯的美譽名聲,傳遍前後藏。賴其敏銳、速捷、深刻三種與生俱來的本事,遊歷各大道場間,並依十部大論立宗答辯,博得「十難論師」的名號。

  曾有記載,賈曹杰以教理雄辯,辯倒負有盛名的雅、絨兩師之後,他心高氣傲,想來與至尊宗喀巴辯論。聽說宗大師在「惹珍寺」,他特地前往,並刻意不脫帽就逕入講經院中,當時大師正為大眾說法,見狀,立刻從說法座下來,坐到下面。賈曹杰仍然一付傲慢的姿態,戴著帽子登上大師的說法座,坐著聽宗喀巴大師講法。當他耳中聽到,完全是前所未聞的嘉言妙論時,「我慢」高山剎時摧倒,他慌忙地脫下帽子,從座位上下來,坐在弟子叢中。

  之後,他拋棄了辯論的打算,作了大師的弟子。據說那時他登上大師的法座,正契合後來紹繼宗喀巴大師衣缽的緣起。


大師心子克主杰

  大師五十一歲那年春天,到「色拉寺」作安居修夏,當時克主杰正在前藏作十難論的巡迴辯論,心中早已仰慕大師,於是就帶著大師的上師仁達瓦的介紹信來拜謁大師。就在拜謁大師的前一天晚上,他作了一個奇特的夢。

  克主杰夢見自己迷失在一個烏漆抹黑的地方,昏昏沈沈繞了好久還找不到出路。這時,東方突然出現一個由千柄寶劍圍繞而成的曼陀羅(檀城),劍柄一一向內,每一劍端有一百個太陽。寶劍曼陀羅的中央,有五彩霓虹的光網,網中現出至尊文殊,身色紅黃,手持劍和經函,以無量珍寶嚴飾。文殊現出童子之相,辮子垂於兩肩,並有珍珠瓔珞莊嚴,極為晶瑩,令人悅意,無與倫比,文殊笑逐顏開前來,最後會入克主杰的身軀之中。當曼陀羅出現時,一切黑暗立即消除,光網亦漸遍滿於十方一切世界。

  第二天拜見大師時,供上無量壽佛像,才一見師面,心中便生起無比的歡喜與信心。克主杰向大師請問許多問題,尤其對於二勝六莊嚴的論著(六莊嚴指的是龍樹、聖天、無著、世親、陳那及法稱六大論師;二勝指的是古印度兩位戒律師,功德光和釋迦光),他說出個人見解和未能解決的問題,殷重至誠啟問。

  大師聽完後,問道:「你是如何得到如此的見解,並發現問題癥結的?」

  克主杰回答:「是由聽受廣博的經論,以及向本尊勤修祈禱而得來的。」

  大師對克主杰的回答非常歡喜,並允攝受。那時克主杰也向大師陳述昨晚夢境,大師說:「你能見上師與本尊無二無別,這是非常可貴的,由此可見你是密宗事業的應化有情,與我在至尊文殊前所見的情況相符合。這個夢境,是顯示你將作出極大利益事業的緣起。」

  大師也心有所感地說:「我的這一傳承,是至尊文殊的攝受,而且加持極大。至尊文殊視我為唯一特殊應化有情,而說此密法,但是一般人認為是誇大其詞,反而對一些平凡之法,不顧身命晝夜努力勤修,實在可憫!他們對於顯密全圓道體之次第,以及能宣說此次第的具德相善知識,完全不勤勵修習,卻對無根源可言的脈絡、風息等法,視為秘訣,並寄望靠它們來證得金剛持位,這些人更是可憐!」

  不待克主杰請求,大師即說:「我現在就跟你講說能怖金剛灌頂教法。」說完,大師歡喜地傳授灌頂法。從此以後,克主杰也就不斷地修持能怖金剛。

  克主杰其後便承事在宗大師近前,而與賈曹杰並列為兩大上首弟子。後人尊崇宗大師、賈曹杰及克主杰為「父子三尊」。

發佈於 尊貴的宗大師
週五, 22 二月 2013 12:37

雪嶺頂嚴宗喀巴

 

日常老和尚開示摘錄

1992年6月30日

  宗喀巴大師是青海西寧人,出生於1357年,從小家庭非常好,是地方的一個旺族。大師出生沒多久,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成就者義成寶(頓珠仁欽)仁波切,就跑到大師家裡向他父母募化他。他父母也覺得滿歡喜。於是大師從小就跟著仁波切,一直跟到十六歲,仁波切就告訴他說:「你如果能夠進入西藏的話,好好的學,你一生有最高成就。」所以後來大師就辭別了他的師長,十六歲離開了家鄉到西藏去,以後一生就在西藏。

  大師從小絕頂聰明,博通五明。十六歲進西藏,當時不像現在這樣方便,交通工具坐飛機啊、公路等等,幾千哩路、上萬哩路一下就到了,那個時候根本沒有的。西藏的交通非常的艱難,跑進去要跑很久很久,所以他一路上就好好的學,到很多地方去跟人家去論辯,儘管大師年紀很輕,初出茅廬,已經很明顯的顯出他很了不起的地方,所以他的聲聞很高。第二年十七歲,還沒有到西藏的時候,在半路上有一次生了病去看醫生。看完了病、把了脈以後,大師就跟醫生們共同商討,應該怎麼用藥。當時當地很有名的幾個醫生都跑來,跟他談藥理跟醫理。最後,所有那些很有成就的名醫都說:「啊!這個人真了不起,真了不起,我們哪裡是給他看病,我們居然是遇見了最了不起的一位大醫生,是向他學了一套。」所以大家共同的推崇他,說在西藏啊,對於這個真正的醫方明,最最真正善巧的,再也沒有超過他的了。從這個地方就可以想像到大師何等的聰明。

  大師進了西藏以後,前面的十幾年主要學顯教,顯教也是遍學,沒有什麼宗派之分,只要哪裡覺得有真正精采的善知識,他就去學,所以遍學當時各宗各派所有的教量,達到最高的成就,被各宗各派所推崇。到了三十四歲以後,大師就開始學密乘,同樣的也遍學各宗各派,而且達到最高的成就。這是他自身的成就,那麼以後呢,大師就能夠把藏系的佛教重新的恢復。

  自從阿底峽尊者進入西藏以後,到宗喀巴大師已經三百七十多年。阿底峽尊者剛剛進西藏的時候,很重視基本的教理,很重視戒,主要的談的是業、因果,所謂緣起法則。不談什麼神通、鬼怪,最主要的從最基本的教理,這樣一步一步深入,從這個地方深入上去,自然能夠達到最高深的地方。經過了幾百年以後,慢慢的,阿底峽尊者當年復興的佛教又開始顯衰退之相。所以大師去了以後,除了最究竟圓滿、徹底的學好以後,他行持本身也非常嚴謹,嚴謹到什麼程度,戒、定、慧,乃至於最小小戒、最細微戒,也絕對不馬虎。後來我們稱宗喀巴大師是黃教的創始者,其實大師本身並沒有說創宗立祖,要開一派。他就是把當時所學了以後發現,有不太正確、不圓滿及錯誤的地方,把它校正過來罷了。所以說在佛法當中要想真正行持的話,知見固然是非常重要,行持根據了知見,行持要跟知見相應。如果從知見來說:「聞、思、修慧」,聞慧、思慧、修慧;從行持來說:「戒、定、慧三學」,那個都有它必然的次第。宗喀巴大師知見固然是絕對的正確,行持也非常嚴密,絲毫無差。

  為了改正當時的流弊,大師改用黃帽。這個黃有個特別意思,在我們漢系的出家人,穿的是深咖啡色顏色的袈裟。實際上佛在世的時候,以及懸記佛走了以後,弟子會分成功不同的部派。所謂的十八部,加上本部二十部之分,傳到我們漢系來的一共有五部,這個摩訶僧祇部他顏色是黃的。通常的說,摩訶僧祇呀那個是最正的,這個我們現在不去談它。

  大師當年在西藏想恢復最嚴密的戒,需要崇尚黃色,表示說:這是最正規的、一點無差的。從他開始,很多跟著他的弟子,大家都戴那個黃帽子,這個說明,他真正行持的時候,如何的嚴密。總之,宗喀巴大師像阿底峽尊者一樣,他的成就是有教量、證量,自利、利他,所有當年西藏的各宗各派,大家都宗仰大師是最了不起的成就者。

 

發佈於 尊貴的宗大師

 

《賢愚經 ‧ 波婆離品》中,世尊敘述當來之世,彌勒菩薩龍華三會的盛況:「其第一大會,度九十三億眾生之類;第二大會,度九十六億;第三大會,度九十九億。如是比丘,三會說法得蒙度者,悉我遺法種福眾生,或三寶中興供養者、出家在家持齌戒者、燒香燃燈禮拜之者,皆得在彼三會之中。」

當時佛弟子「彌勒」聞佛所說,即從座起,長跪白佛言:「願作彼彌勒世尊」。佛也當場授記:「如汝所言,汝當生彼為彌勒如來。」

宗大師重建祈願法會,於法會散會之日,在彌勒菩薩像前廣大供養,並建立「迎請彌勒像作外圍繞行」之常規。鳳山寺亦循此善規,於祈願法會圓滿次日,舉行迎請彌勒菩薩降生法會。

鳳山寺亦循此善規,於祈願法會圓滿次日,舉行迎請彌勒菩薩降生法會。法師教導大眾,當彌勒菩薩的聖像經過時,要以殊勝的菩提心為動機,好好發願,祈願我等於彌勒尊佛降世初轉法輪時,即能感生於彌勒尊佛座前聽法,親聆法益,得到彌勒佛慈悲授記。

2013年迎慈尊法會中,如證法師詮釋迎慈尊的意義,是為了在彌勒菩薩成佛的時候,我們可以在祂的座前聽法,藉此先和彌勒菩薩建立一個緣起,再者是對彌勒菩薩做廣大供養。《宗大師廣傳》記載第一年舉辦祈願法會迎慈尊的那一天,僧俗二眾會對慈尊虔誠做供養,我們也沿襲了當時的做法。

法師提醒每年參加的同學,可以自我檢視對三寶的恭敬心。每一年的迎請,有沒有越來越想跟著彌勒菩薩學習?如果每一年的心越來越強,代表修行有進步;如果越來越覺得是一種儀式,可能要好好檢討自己的修行,一定是在學習《菩提道次第廣論》的聞思修當中出現了問題,要很認真懺悔。

 

摘錄自《福智之聲》第134、135、209期

 

第 1 頁,總共 2 頁